杜宣梅,四川泸州市合江县人,景德镇学院2008届 英语教育专业毕业。从小因病致残,但她以惊人的毅力,学会行走及日常生活自理,2005年考取景德镇学院。
大学毕业后,杜宣梅怀着儿时的梦想,回到家乡参加了公开招聘教师的考试,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刚上班时,家长的不理解和质疑,孩子们懵懵懂懂的眼神,在她心里很不是滋味。怎么才能改变他们的认识,证明自己不仅能还可以更行?杜宣梅决定用心去爱孩子们、去教育孩子们。冬天烧水给孩子们烫冻疮,晚自习后,她给孩子们煮泡面,课间和孩子们一起打乒乓球。他们被杜宣梅一点一点地融化了,孩子们为她梳那长长的头发,每次小心地扶着她上下楼梯。杜宣梅为了减少过多走路对残肢造成的压力,常常在教室利用课间时间给孩子批改作业,这个时候他们都乖巧地等在杜宣梅的桌边,等她改完一页后,贴心地把作业本翻到下一页。学校上下班不通车,需要走30分钟的石子路,但杜宣梅一直坚持着,因为她牵挂学校的孩子。每次期末考试,成绩在全镇都是数一数二的,因此,她觉得再累再苦也值。
2010年在县政府的照顾下,杜宣梅调到了榕山中心校。学校顾虑到她的身体状况会影响上课和孩子们的成绩,没有安排杜宣梅任教,而是在图书室负责借阅书籍。后来刚好有个班级,因为老师生病,已经1个月没人上课了,这个班级基础差,孩子们的心思都没在课堂上,请来的代课老师也是三天两头地请假。杜宣梅得知消息后,特别心疼这些孩子,她申请接任这个班级,大家都知道班主任是最累最苦的工作,但她渴望帮助到这些孩子,渴望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孩子们。她尽快去熟悉班上孩子的情况,遇上调皮的孩子,总是耐心地引导;遇上性格孤僻的孩子,总是以朋友的角色和他沟通;对成绩差的孩子,杜宣梅也总是单独讲解。在她的教导下,孩子们的成绩日渐上升,整个班级焕然一新。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杜宣梅不是最优秀的,但一定是最努力的。2018年8月,在城区考调时,几十个老师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直属学校人民小学。
没有双手,杜宣梅用残肢夹着粉笔在黑板上板书;没有双脚,杜宣梅用假肢也要把身体扛起来。她愿用一生去坚守那三尺讲台,用自己的灵魂去浇灌一粒粒可爱的种子,愿他们都能长成参天大树。
2021年起,作为家乡合江县文旅推广达人,牺牲周末的休息时间,拍短视频,无偿地为家乡售出大量的五比一酱油、上万斤荔枝、两万多斤真龙柚。

杜宣梅的事迹相继在央视3台、央视12台、央视农业科技频道、华西都市报、四川电视台、贵州电视台、江西电视台等报道,也做过多次电台专访;曾被评为“2022年度残疾人事业新闻人物”,景德镇市“瓷都十佳共青团员”,泸州“自强模范”,合江“十大感动人物”,等。
杜宣梅,我们的“当代保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