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校友风采  -  正文

校友风采

优秀校友风采||郑伊娜:心中有光,脚踏实地,坚韧向前,终能看见美好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7-22 点击数量:


——记洲升CHAU·RISING品牌联合创始人郑伊娜


1.jpg


校友简介:

郑伊娜,生于1986年8月,广东潮州人,2008年毕业于景德镇学院外语系英语教育专业。2017年4月,她和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针织设计专业的刘超颖及另外两位服装行业资深前辈共同创立了洲升CHAU·RISING品牌,现任深圳洲升服饰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洲升 CHAU·RISING秉承“让艺术走进生活,为生活融入艺术”的理念,使用中国本土生产的顶级山羊绒纤维,融合东西方艺术设计探索,赋予羊绒独特的灵魂,为中国年轻一代设计具有人文关怀、艺术思考的羊绒产品,打造一个绝对奢侈的艺术羊绒品牌。目前,洲升已有国内销售网点近300个,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昆明、贵阳、杭州、武汉、南京、太原、青岛等100多个城市;国外销售网点近20个,覆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黎、米兰、沙特、埃及、阿联酋、印度等多个国家。该品牌还多次参加上海时装周、中国国际时装周官方动态走秀,并分别于2021年6月参加了CHAU·RISING×Neith Nyer 巴黎时装周的官方大秀,和2023年2月伦敦时装周官方大秀,推出的产品也得到海内外众多时尚达人和消费者的喜爱。


干一行爱一行

郑伊娜在校期间学习的是英语教育师范专业,但从小希望在外闯荡的她,毕业后只身来到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深圳,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她还清楚地记得,2008年5月7日是自己来到深圳的第二天,这一天刚好奥运火炬传到了深圳,她在罗湖人才市场拿到初试通关单后出来,深圳的主干道路和核心道路早已人山人海,很多道路甚至暂时封控。在无奈之下,她步行了两个多小时才到正常运转的地铁口,最后赶上了下午到应聘单位的复试,经过两轮复试筛选,也是在当天下午直接拿到了这个公司的录取通知。就这样,她很奇妙地进入了服装行业。

郑伊娜回忆说,她觉得自己很幸运,在走出校园的第一份工作,就遇上了很棒的职场导师,她的领导,也可以说是师父,在工作中教会她严谨的工作态度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让她明白任何梦想的实现,都少不了看似平凡的每一步努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生之路没有像自动扶梯那样的便利工具,只能依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于是工作的第一年,她一边猛补行业专业知识,一边虚心向公司的前辈、工厂的师傅学习并进行实操。那时公司经常会看到一个小身影流窜在不同的岗位上,边学习边帮助其他同事处理工作上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第一年她每天基本只休息3-4个小时,工作到凌晨是常态。有时晚上不敢一个人回家,就在办公室睡一晚,第二天一早回家洗漱完又回来继续上班。郑伊娜开着玩笑说,可能因为那会年轻,几乎感觉不到疲惫,反而觉得很充实美好。就这样,两年里三连跳,成了公司最年轻的高层,在羊绒服装行业板块一干就是八年。八年的时间里, 她学会不盲从、不嫉妒,自信、勇敢、真诚、坚毅,保持学习的态度,并经常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审视自己。也因为这样,她从职场小白,一路到肩负公司的核心重要岗位,从销售到市场,从商品到渠道运营管理,她马不停蹄地穿梭在全国各地不同城市的核心商圈了解市场、了解终端店铺,以便更好地把工作做好。这也为她后面经营自己的品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道阻且长,不曾畏惧,把“为”(to do)变“成为”( to be)

洲升是2017年6月才开始启动的独立设计师品牌,名字中的“洲”拥有江、河、湖、海、山川等形态,山为川,海为水,针织的纹路像灵动的海水;“升”,就是寓意日出东方,冉冉上升。郑伊娜和她的伙伴们创业之前,一直在传统的羊绒行业耕耘,深知以前的羊绒针织制品已无法满足当下年轻人的穿着需求,所以设计出适合年轻人穿着的羊绒衫,是创立品牌的初心之一。另外,羊绒被称为天然纤维中的“软黄金”,全世界原绒产量的85%来自中国,顶级的阿拉善细白绒更是95%以上产自内蒙古阿拉善地区。这些顶级的纤维大部分都输出给了国外的奢侈品牌。所以,郑伊娜和她的创始伙伴创建洲升的原动力还有一份难以割舍的行业情怀。创始团队想用奢华的钻石级的纤维,做有别于传统风格的彩色先锋羊绒,融入时尚生活,让世界看到中国不仅有好原料,还有好设计。
3.jpg
创业的初期总是充满艰辛和质疑,尤其是做一个没有行业对标的品牌,一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郑伊娜回忆说,第一季产品制作出来后,她带去拜访一些行业前辈,有些人看到后嘲讽说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瞎折腾,把羊绒这么高端的材质做成这种风格的产品,年轻人谁买得起。每当面对类似质疑的时候,她总是笑一笑不予回应,回到公司只把积极的信息反馈给合伙人,鼓励大家坚持做自己。她始终相信创始伙伴的专业度,她认为,作为品牌的联合创始人和主理人,就是要毫无保留的彼此信任支撑,把后背交给对方,只要设计合伙人设计出来,生产合伙人能做出来,她就只做一件事--怎样才能更好地把产品销售出去。
创业近7年的时间里,从2017年最初的被质疑,到成为上海时装周的新起之秀;从零到品牌快速发展而又遇上疫情反复后依然持续增长, 郑伊娜和她的创始团队一路用格外的努力,去做成他们想象的样子。虽然道阻且长,但她不曾畏惧,披荆斩棘,不忘初心,一步一个脚印地把“为”(to do)变“成为”(to be)。

郑伊娜说过,洲升目前还是一棵尚需茁壮成长的幼苗,在成长的路上,一直非常注重环保,秉承可持续时尚的发展理念,渗透在日常的点滴工作中。


感恩景院,寄语景院

回顾自己在景德镇学院(以下简称“景院”)的大学时光,郑伊娜侃侃而谈。大学期间,她既是班级干部,也是校学生会和社团的骨干。她觉得自己进入职场时一些好的工作习惯和开放的思维方式雏形大部分是在大学的学习和学生会工作中培养锻炼出来的。现在回想起大学的生活,郑伊娜依然激情澎湃,因为在景院遇到了诸多的良师益友,指引她学会平衡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学会多维学习并付诸实践。在这个广阔的天地里,她既可以汲取知识,又可以自由翱翔,去参加任何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有好的方案也能得到老师的支持去创造和组织。感恩景院为学生们提供了这么绚丽而又有意义的平台。
谈到想对母校学弟学妹说些什么,郑伊娜总结了四点:
(1)不骄不躁,脚踏实地,持续保持学习。大学里首先要扎扎实实完成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不要因为暂时一点点的成绩就沾沾自喜。
(2)有开放的思维,学会统筹规划平衡好学习和课外活动。融入社团是锻炼和提升书本知识以外能力最好的舞台。
(3)积极主动,机会永远青睐有准备的人。不要计较自己是否比别人多付出了一点,你的每一分努力,最终最大的受益人是自己。

(4)学会团结和包容,有凝聚力的团队作战是通往成功最有效的捷径。她说,景院的学生有活力、踏实肯于,这是我们的优势。真正塑造人格的并非天资和学历,而是所经历挫折和苦难。每个年轻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


END


编辑|王梦

一审一校|刘凯

二审二校|洪超

三审三校|万文军


qrcode_for_gh_b2b498dfb6c6_258.jpg

扫码关注景德镇学院校友会微信公众号
   了解更多母校、校友资讯~